MwelangoMartin(马天佑),1994年出生于乌干达,是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研究生。2013年,他怀揣着求知的梦想,来到中国开启了漫长而充实的学术之旅。十余年的求学生涯中,他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,还积极推动中非文化交流,展现了新时代国际留学生的风采。
努力提升知识水平,科研成果创辉煌
马天佑在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先后攻读机械自动化工程、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以及安全科学与工程,展现出对科学技术的不懈追求。他的学术成绩一直名列前茅,多次获得学校的博士奖学金一等奖(2021年、2023年和2024年)。此外,硕士期间,他连续三年(2018-2020年)荣获中国政府奖学金,本科阶段更是多次获得优秀本科生奖学金一等奖(2014年、2015年、2016年)。他的努力和坚持,使他在专业综合测评中排名第一。
除了优秀的成绩外,他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勇往直前。在导师殷晓康教授和武加锋副教授的指导下,他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,不断探索学科前沿,在学术领域逐渐积累了丰富的成果,他在博士期间累计共发表SCI文章八篇,成为学校科研领域中的佼佼者。未来,他希望在学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,成为一名大学老师,为下一代在华留学生的成长和学术发展提供指导。
贡献青春力量,投身社会实践
学术以外,马天佑还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,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。本科毕业后,他曾担任中非“一带一路”倡议项目下的创造太阳能源(乌干达)有限公司的业务执行官,该公司旨在为乌干达人提供必要的专业技能,以应对该国新兴的石油产业,支持未来的油气基础设施建设需求。在公司创始成员兼副执行董事宫智武先生的指导下,他参与了建立该公司培训的各项筹备和建设工作。在公司工作的这一年多时间里,马天佑的流利中文成为其工作中的一大亮点。通过精准的实时翻译,确保了中国培训专家与乌干达学员之间的有效沟通,在课堂和实际操作中都建立了高效的学习环境。这不仅保证了复杂技术的培训效果(如水平焊接技术的细节),还弥合了文化和语言差异,为培训的成功奠定了基础,使乌干达本地焊工能够达到国际认证标准。
讲好中国故事,作中非文化交流使者
在中国的留学生涯中,马天佑始终致力于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,积极参与和组织各种文化活动,增进中非人民之间的理解。
2021年,他在毕业典礼上作为国际学生代表发表了致辞,回顾了自己在中国的求学之路,感谢中国和母校对他的培养,并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。
作为学校国际学生的负责人,还发起成立了尊巴舞蹈社团,带领中外学生共同学习尊巴舞,通过舞蹈增进跨文化理解。他认为,舞蹈是沟通心灵的纽带,能够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友谊。
此外,马天佑利用社交媒体,向世界分享他在中国的生活点滴。通过发布他的学术研究、舞蹈活动和文化交流经历,他向更多人展示了真实的中国和他的求学故事。他被邀请录制了国际中文日的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诗朗诵,并参加了中文朗诵大赛,获得了观众的热烈反馈。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,让世界人民了解一个更立体的中国,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增进中非之间的友谊。
作为五洲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一部分,马天佑与青岛的中小学生进行互动,展示乌干达传统舞蹈和文化。他带领学生们跳尊巴舞,通过欢乐的互动拉近了彼此的距离,让孩子们在娱乐中了解了异国文化。此外,他还参加了青岛市“山海青缘”中外青少年手拉手交流营活动,与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少年共同体验陶瓷彩绘、灯笼制作和非遗面塑等中国传统文化,通过文化体验活动深化了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热爱。
未来展望
马天佑在中国的学习经历,不仅改变了他对个人与集体的理解,也激发了他对祖国发展的思考。他希望将中国快速发展的经验带回乌干达,帮助改善当地的教育与科技水平。他深信,教育是改变社会的关键。他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大学教师,将自己的学术知识和跨文化经验传授给下一代,为中非友谊和知识交流架起桥梁。
他始终坚信:“世上无难事,只要肯登攀。”未来,马天佑将继续深耕教育事业,用知识改变命运,用行动诠释对中非友谊的真挚情感。他的梦想是建立一个跨文化的教育平台,促进两国学生的学术与文化交流,推动更深层次的中非合作。无论未来走向何方,他都将带着在中国的点滴收获,为构建和谐的国际社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。